日前參加在台北淡水鄧公國小舉行的「99年北區木章持有人年會」時,勾起了歷年來參加國內外木章持有人年會許多的回憶。回來後,情不自禁地翻閱相簿裡的照片,以及征戰各地蒐集來的木章持有人年會紀念品。靈機一動,將所有的文物,整理在網頁裡:http://gilwellreunion.blogspot.com/
並且上網輸入Gilwell Reunion關鍵字,瀏覽了相關網站。下列三個網站,值得參考:
一、 我參加的英國基維爾聯誼日:http://www.qqclub.org.hk/qq1962GilwellRU.html
二、 加拿大安大略省木章持有人年會:http://ontgilwell.scouter.ca/?What_is%26nbsp%3Ba_Gilwell_Reunion%3F%26nbsp%3B
三、 英國極偉園營地木章持有人年會:http://www.scouts.org.uk/reunion/programme.php?pageid=2693
也順著這股傻勁,將這些回憶,整理記錄下來,和大家一起來分享。
我在1983年(民國72年)6月端午節期間,參加第49期童軍木章訓練。營主任是陳忠信先生,團長是當時的台北市士林高商陳光熙校長,副團長是當時國家訓練營秘書除群先生,以上三位好久沒有他們的消息,不知是否安好。至於傅旭麟先生、賴傳燦先生、陳廷輝先生、吳鶴雄先生、王昌輝先生,以上五位副團長已經往生。現在只有陳鴻圖先生和陳煥然先生,依然活躍於童軍運動。
隔年1984年二月春節期間,我在第六屆全國行義大會開幕典禮上,由當時的總會駐會常務理事施金池先生,頒授木章,展開木章持有人的生涯。
同年六月到美國加州,擔任美國童軍夏令營國際輔導員七個星期。在第三週某個晚上,被通知要Full uniform wearing Woodbadge with Gilwell Scarf to attend a Gilwell Reunion,也就是穿全套童軍制服,佩帶木章和極偉領巾,出席木章持有人聚會。會場是在營地邊陲的森林深處,平日無人會到的一座小型營火場。隔週再度光臨此營火場時,是參加美國童軍ORDER OF THE ARROW印地安聖箭盟儀式。美國童軍規定要在木章訓練,以及與木章有關的活動時,穿著全套童軍制服,佩帶木章和極偉領巾。難怪在每天清晨的升旗典禮,全體穿著全套童軍制服時,不見有人佩帶木章。尤其明文規定:穿汗衫、西裝式的美國童軍制服時,不可佩帶木章。此次木章持有人聚會是以默念、唱聖歌、祈禱的「虔敬集會」方式舉行。最後頒授木章給一位大四的輔導員,他是夏令營的經理,管財務。這是我的木章持有人聚會的初體驗。
1988年五月,參加了時任總會總幹事殷正言先生籌劃的,坐遊覽車到桃園慈湖和大溪頭寮,向兩位前童軍總會蔣中正和蔣經國會長謁陵的「中國童子軍木章持有人年會」。午餐時,由時任國家訓練營營主任陳忠信先生,精神講話。每人獲得一枚10x14公分的大布章紀念品。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內木章持有人年會。
同年1988年九月,日本童軍總會在北方的那須營地舉行了木章持有人聚會,紀念布章的設計和配色,類似我國五月舉行的木章持有人年會的大布章。由日本童軍月刊得知,以紀念植樹、新技能發表,以及交誼方式舉行。
1991年八月,參加了在韓國舉行的第十七屆世界童軍大露營。十天會期,在第八天午餐時間,舉行木章持有人聚會。以自助餐和歌唱、自由聯誼方式舉行。可惜紀念品是大會販賣的世界大露營馬克杯,沒有木章相關的徽章。
1992年元旦期間,參加了澳大利亞第十六屆全國大露營。十天會期,第七天晚間舉行了木章持有人聚會。因為連日下雨,大伙擠在營本部大型集會帳篷裡。有澳大利亞各州訓練營主任致詞,國際和澳大利亞各地木章持有人,帶動唱。渡過了清鬆歡樂的夜晚。費用是澳大利亞幣五元,紀念品是GILWELL REUNION 16th AUSTRALIAN JAMBOREE BALLARAT 1992的1.5x32公分長條織帶章。
1992年十月,參加了中國童子軍第七屆全國大露營。七天會期,第三天傍晚,在游泳池畔舉行木章持有人聚會。以歌唱、自由聯誼、頒授木章方式舉行。紀念品是大露營馬克杯。
1993年八月,參加了挪威第四屆全國大露營。十天會期,在第五天的傍晚舉行木章持有人聚會。在大露營邊陲的偏僻森林營火場舉行,以區隔大露營會場,防止營火歌聲,打擾他人。須事先登記繳費,憑入場卷,每八人領取一個野餐藤籃,內裝八人份野餐,包含每人一片木板,上有木章持有人聚會徽章的鐵烙印。此木板是用來裝食物的餐具,也是紀念品,非常有創意。在營火會場草地上,席地野餐,互相交誼。會場四周怖置了第一期和最近一期木章訓練的照片,以及訓練營旗幟、各期木章訓練的紀念品文物等展示。小型營火材堆前,怖置了兩顆大木章,以及一把手斧崁在橫樹幹的「極偉標誌」。手風琴、大提琴、吉他等七人樂手,身披繡滿各項童軍活動布章的「營火袍」,現場演奏童軍歌曲,會唱的人,附和拍手高歌。晚餐後,點燃營火,隨著現場七人樂團的演奏,一首接一首的童軍歌曲,大家又唱又跳,洋溢著歡樂的氣氛。最精彩的是,一小隊男女隊員,每人身背大型背包表演旅行的話劇,來回味木章訓練的酸甜苦辣。雖然聽不懂挪威語,但是由他們誇張的表演動作,兜得大伙人人捧腹大笑,可以感受他們述訴的故事,也使營火達到最高潮。最後由挪威最年長的木章持有人「營火邊談話」,講述他到英國極偉園參加木章訓練的故事,以及頒授木章給新科木章持有人,來結束聚會。這是我印象最深刻,也是最有感受的一次木章持有人聚會,所以事隔多年,依然可以詳細地敘述。
2002年元旦期間,參加了紐西蘭第十六屆全國大露營。十天會期,第三天元旦晚間,在大會工作人員餐廳的大型帳蓬裡,舉行木章持有人聚會。重頭戲是頒授木章。由各輔導訓練組員,依序說明輔導考核過程,以及介紹其輔導的新科木章持有人給大家認識,並且親自為新科木章持有人,佩掛極偉領巾和皮領圈、頒授木章。日後其輔導的新科木章持有人,表現優良,或是不得體的情形,可以追蹤由誰輔導。有為新科木章持有人背書,掛品質保證的意味。其中一位輔導訓練組員,手工自製一對大木章,贈送給其輔導的新科木章持有人,象徵佩帶木章,任重道遠。我向他致意,說明我在蒐集世界各地木材的木章。回國後,他也自製一對相同的大木章,贈送給我。他的長子-- 保羅是紐西蘭總會的羅浮童軍總監,於2004年來台參加第十二屆世界羅浮童軍大會。
2002年二月,參加了台北市童軍會和童軍之友台北第一社聯合舉辦的「二二五童軍思源日暨中國童子軍創始九十週年木章持有人聚會」。在台北市童軍會館,以辦桌晚餐、「虔敬集會」方式舉行。紀念品是「中國童子軍創始九十週年」紀念布章。
2006年二月,參加了童軍之友台北第一社,在台北市水茗樓餐廳舉行的「二二五童軍思源日暨木章持有人聚會」。邀請時任總會理事長楊朝祥先生演講,以及舉行「虔敬集會」。
2010年四月,參加了在台北淡水鄧公國小舉行的99年北區木章持有人年會。由總會理事長趙守博先生主持開幕典禮,以茶敘、國家研習營秘書彭錦球先生講解「國家研習營業務說明」、國家研習營營主任李錫津先生演講「童軍服務員的使命」、自助餐,國際委員黃博正先生演講「亞太區童軍組織」,以及總會國際組主任幹事張文鑫先生演講「世界童軍介紹」,說明「世界及亞太童軍政策發展趨勢」。紀念品是年會布章和環保茶壺。
綜合各項文獻資料,以及參加國內外木章持有人年會的見聞。我整理了一些心得和構想。
一 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童軍徽章、領巾、領圈是甚麼?
答案是:木章Woodbadge、極偉領巾 Gilwell Scarf、極偉領圈Gilwell Woggle。
為「第一極偉複式團 1st Gilwell Park Group」團員所專用。
二 木章持有人年會的由來:是童軍創始人貝登堡爵士,在1919年在英國極偉營地舉行第一期木章訓練。為使結訓的童軍團長,有機會再相聚,因此成立「第一極偉複式團 1st Gilwell Park Group」,團員是木章訓練結訓的團員。Pack是幼童軍團,Group是童軍團,故稱為「第一極偉複式團。團員每年回來極偉營地舉行同學會,英文是Gilwell Reunion。後來持續發展,凡木章訓練結訓的木章持有人Woodbadge Holder,自然成為「第一極偉複式團團員」。
三 木章持有人年會目的,是為新科木章持有人Gilwellians而舉行,藉以介紹給所有木章持有人認識。故各國舉行木章持有人年會時,會頒授木章給新科木章持有人。
四 英國極偉營地,保持傳統,固定在每年九月第一個週末,舉行木章持有人年會。1920年舉行第一屆,期間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六屆,今年2010年是第84屆。世界各地的木章持有人,都可以參加,詳情請查閱英國極偉營地木章持有人年會網站:
http://www.scouts.org.uk/reunion/cms.php?pageid=2689
五 和英國極偉園的木章持有人年會同步,固定在每年九月第一個週末,舉辦木章持有人年會,成為傳統。各地的木章持有人,也養成習慣,知道在每年九月第一個週末,要參加木章持有人年會。
六 舉行木章持有人年會時,歌唱『在我夢中回到極偉園In my dreams I'm going back to Gilwell』、『.極偉的貝登堡』、『小隊峇Back to Gilwell』、『I’ve got the BP Spirut』,重溫木章訓練的回憶。
七 舉行木章持有人年會時,依各期別,請同期的木章持有人起立,向大家揮手,以確認昔日伙伴近況,彰顯木章持有人年會的意義。
八 木章持有人年會和同學會目的一樣,聚會敘舊。歡迎攜眷參加,是大家庭相聚聯誼、歡樂的聚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